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春节童谣》
2022年12月30日,农历腊月初八,是传统的腊八节。
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
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
二曰腊者,逐疫迎春,祭祀祖先,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即由此而来。
在北方滴水成冰、南方凉意袭袭的隆冬时节,腊八的到来,带来了一种飘荡在唇齿之间、飘荡在古老民俗里的香气,在腊八这天,得以慢下来,细细品一碗家中的粥,把团圆小煮,情意慢炖,凝成一碗温暖入心的腊八粥。
1
“没有比粥更温暖的了”
沈从文在《腊八粥》中写道:“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口上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并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的装着,大匙大匙朝口里塞灌呢!”
冰心回忆小时候她母亲做的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
老舍说:“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是用所有的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杏仁、核桃、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
腊八粥,并不都是甜的,周绍良还说道:“扬州地方,在腊八这天,除了烧煮甜腊八粥外,还有用青菜、胡萝卜、豆腐、雪里蕻、黄花、木耳切丝炒熟合于白米煮成了的粥中,谓之咸腊八粥。”
2
“福寿粥”、“佛粥”
腊八这一天喝腊八粥这一习俗的来历,是和佛陀成佛的故事有关的。因此清代苏州文人李福曾有诗云:“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糁入。”
按佛教记载,释迦牟尼成道之前曾修苦行多年,形销骨立,遂发现苦行不是究竟解脱之道,决定放弃苦行。此时遇见一牧女呈献乳糜,食后体力恢复,端坐菩提树下沉思,于十二月八日“成道”。
为纪念此事,腊八这天,各寺院举行法会,效法佛陀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典故,用香谷和果实等煮粥供佛,名为腊八粥。传说喝了这种粥以后,就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因此,腊八粥也叫“福寿粥”、“福德粥”、和“佛粥”。
3
“腊八粥——食疗佳品”
腊八粥的传统食材包括大米、小米、玉米、薏米、红枣、莲子、花生、桂圆和各种豆类(如红豆、绿豆、黄豆、黑豆、芸豆等),以五谷杂粮为主。
清代营养学家曹燕山撰《粥谱》,对腊八粥的健身营养功能讲得详尽、清楚,调理营养,易于吸收,是“食疗”佳品,有和胃、补脾、养心、清肺、益肾、利肝、消渴、明目、通便、安神的作用。
“腊八粥”的主要原料为谷类,常用的有粳米、糯米和薏米。
粳米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成分,具有补中益气、养脾胃、和五脏、除烦止渴、益精等功用。
糯米具有温脾益气的作用,适于脾胃功能低下者食用,对于虚寒泄利、虚烦口渴、小便不利等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中医认为薏米具有健脾、补肺、清热、渗湿的功能,经常食用对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症也有良效。富含膳食纤维的薏米有预防高血脂、高血压、中风及心血管疾病的功效。
豆类是“腊八粥”的配料,常用的有黄豆、赤小豆。
黄豆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营养十分丰富,并且具有降低血中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病、抑制多种恶性肿瘤、预防骨质疏松等多种保健功能。
赤小豆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中医认为本品具有健脾燥湿、利水消肿之功,对于脾虚腹泻以及水肿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花生和核桃是不可缺少的原料。
花生有“长生果”的美称,具有润肺、和胃、止咳、利尿、下乳等多种功能。
核桃仁具有补肾纳气、益智健脑、强筋壮骨的作用,还能够增进食欲、乌须生发,核桃仁中所含的维生素E更是医药学界公认的抗衰老药物。
明日腊八节,大家可以根据家人的口味喜好和身体情况准备腊八粥的材料,为家人熬上一碗浓稠的腊八粥,驱散寒气,暖身健体。
编辑|弘宣中心
图文|源自网络
文章仅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
官方网站:www.sscycs.cn
微信公众号:
厦门石室禅院(xmhcsscy)
厦门市石室禅院慈善会(xmsscycs)
石室禅院慈善会:0592-6512152、5817737
石室禅院服务处:0592-6513263、6088000
地址:厦门市海沧区阳顺路8号石室禅院 邮编:36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