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暑
《小暑六月节》
唐 · 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
小暑节气
2021年7月7日,小暑至。
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古人认为小暑期间,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称为小暑。
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
《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说的八月即是夏历的六月,即小暑节气的时候,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
在这一节气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小暑养生
- 平心静气以养心 -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们容易烦躁不安,爱犯困,少精神。所以,对应这一时节的特点,在养生健康方面,应该根据季节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养护好心脏。
心为五脏六腑之首,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之说,心脏的养护尤为重要。中医认为,平心静气,可以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既有助于心脏机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所以,夏季养生以“心静”为宜,心静自然凉。
- 预防中暑要当心 -
先兆中暑
暴露于高温环境时,出现大汗、四肢无力、头晕、口渴、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眼花、耳鸣、动作不协调等,伴或不伴体温升高。
轻度中暑
先兆中暑症状继续加重,体温上升到38摄氏度以上,并且出现皮肤灼热、面色潮红或脱水(如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症状。
重度中暑
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类型。热痉挛多见于健康青壮年,表现为在高温环境下进行训练时,训练过程中或训练后出现短暂性、间歇发作的肌肉抽动。热衰竭多见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疾病的人群,表现为多汗、疲劳、乏力、眩晕、头痛、判断力下降、恶心和呕吐等。此时患者体温升高,无明显神经系统损伤表现,如不能及时诊治可发展为热射病。
如何预防中暑
1.天气炎热时,尽量将户外活动安排在早上或者晚上,较为凉爽。或者在活动一段时间后,注意在阴凉的地方进行休息。注意调整运动的强度,天气炎热时建议减少户外运动。
2.如果必须到户外去,做好防晒工作。戴一顶宽边帽,在外出前30分钟涂上防晒系数为15或更高的防晒霜,以保护自己免受阳光的伤害。
3.多饮水,及时喝水,不要等到渴了才喝水。
4.注意补充盐和矿物质,大量出汗会流失盐和矿物质,运动饮料可以帮助补充汗水中流失的盐和矿物质。糖尿患者或者高血压患者需要限制盐分控制,遵医嘱饮用运动饮料。
遇到中暑怎么办
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患者一般通过现场救护可以恢复。重度中暑患者则应该及时送医。
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缓解方法:
●迅速离开高温、高湿环境,转移至通风阴凉处。
●快速降温,用凉水喷洒或用湿毛巾擦拭全身,扇风加快蒸发、对流散热。同时喝水补充水分。
● 服用藿香正气水缓解症状,建议夏季在家中备用藿香正气水等一些防暑的药物。
- 饮食宜清淡适量 -
小暑时节的多雨、高温,更使得本来就在夏季属于高发症的消化道疾病,更加多发频发。所以,这一时节的饮食,一定要注意卫生。而且饮食要节制,不可贪食、过量;饮食以清淡,富有营养为宜。
另外要注意饮食不要贪凉,少喝冷饮,少吃冰淇淋、雪糕等冰冻食品,避免刺激肠胃。
小暑过,一日热三分,愿大家注意防暑,安康度夏。
(文: 整理自网络,仅供交流)
官方网站:www.sscycs.cn
微信公众号:
厦门石室禅院(xmhcsscy)
厦门市石室禅院慈善会(xmsscycs)
石室禅院慈善会:0592-6512152、5817737
石室禅院服务处:0592-6513263、6088000
地址:厦门市海沧区阳顺路8号石室禅院 邮编:36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