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雨水节气
公历:2021年2月18日
农历:辛丑 正月 初七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
正月中,天一生水,
春始属木, 然生木者必水也,
故,立春后继之雨水,
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
故名为雨水。
雨水和谷雨、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雨水节气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春天。
古人说“遇雨则吉”。身处农耕社会的古人,对春雨充满感情,认为降雨是上天的恩赐。春雨意味着粮食,意味着希望,意味着生活。
古时雨水有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
雨水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雨水养生
《尔雅》曰:“天地之交而为泰。”天地和同,联手“酿造”雨水,所以春之水为泰。此时气温渐升,但随着降雨有所增多,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脏,同时湿邪留恋,难以去除,故雨水前后应当注意调畅肝脏、健脾利湿。
养肝有两招
1.身体动起来
春天来了,阳气渐长,人应顺应大自然的气机,渐渐减少睡眠的时间,增加活动的时间。
雨水节气早晚仍然较为寒冷,不宜做过于激烈的运动,避免因为中气消耗太过而导致肝气过剩。可做些散步、打太极拳等较轻松的运动,让肝气慢慢地上升。
2.心里静下来
中医学认为,肝主生主动,喜条达而恶抑郁,故称之为“刚脏”,在五行中属木,为阴中之阳,与自然界春气相通应。
春季阳气生发速度开始快于阴气,肝火也处在了上升的势头,需要适当地释放。又因肝喜疏泄厌抑郁,生气发怒易让肝脏气血淤滞不畅而导致各种肝病。因此,养肝的关键就是要保持心情舒畅,力戒暴怒或心情忧郁。
可以通过简单的打坐或禅修来令心神安静下来。
养脾有四招
1.注意腿脚保暖
雨水是全年寒潮最多的时节之一,忽冷忽热,乍暖还寒,建议大家不要过度减衣,可将保暖的重心放在下半身,遵循“下厚上薄”的穿衣原则,腿脚的保暖工作做好了,才能防止春季疾病的入侵。
2.多食粥汤
粥类素来有健脾利湿、养胃和胃的功效,《千金月令》曰:“正月宜食粥”,“雨水”前后服用养生粥对润和脾胃大有益处。
◎ 金橘山药小米粥
功效:疏肝健脾。
配方:金橘20克,鲜山药100克,小米50克,白糖15克。将金橘洗净,切片备用。
做法:山药去皮,切片,与金橘片及淘洗干净的小米一同入锅,加适量水,用大火煮开,改用小火熬成稠粥,加入白糖即成。
◎ 薏米姜茶
功效:祛湿排寒。
配方:薏米、麦子、小米、蜜枣、生姜
做法:薏米、麦子提前泡2个小时,所有材料一起入锅,煮40分钟就OK了。记得多加点水,不要煮成粥。
3.摩腹提肛
春季当以保养“阳气”为主,睡前摩腹提肛,有助于养护体内的阳气,达到运脾固肾的效果。
摩腹:应仰卧,以肚脐为中心,手掌在腹部顺时针方向按摩200次,有利于促进消化,提高睡眠质量。
提肛锻炼:宜平躺,两手并贴大腿外侧,两眼微闭,全身放松,以鼻吸气,缓慢匀和,吸气同时用“意”提起肛门及会阴部,肛门紧闭,腹部稍用力向上收缩,屏住呼吸稍停2-5秒,再放松并缓缓呼气,呼气时腹部和肛门慢慢放松。这样一紧一松做9次,长期坚持可固精益肾,提振阳气。
官方网站:www.sscycs.cn
微信公众号:
厦门石室禅院(xmhcsscy)
厦门市石室禅院慈善会(xmsscycs)
石室禅院慈善会:0592-6512152、5817737
石室禅院服务处:0592-6513263、6088000
地址:厦门市海沧区阳顺路8号石室禅院 邮编:36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