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
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
菰果邀儒客,菰蒲长墨池。
绛纱浑卷上,经史待风吹。
——【唐】元稹《大暑六月中》
2022年7月23日,大暑至。
大暑,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二个节气,夏季最后一个节气。
《逸周书》曰:“土润溽暑。又五日,大雨时行。”《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大暑节气,高温酷热、雷暴频繁,雨量充沛,是万物狂长的时节。
大暑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每到大暑时节,由于气温偏高又有雨水,细菌容易滋生,许多枯死的植物潮湿腐化,到了夜晚,经常可以看到萤火虫在腐草败叶上飞来飞去寻找食物。另外土壤高温潮湿,很适宜水稻等喜水作物的生长。在这雨热同季的潮热天气,天空中随时都会形成雨水落下。
大暑节气的到来,意味着阳气达到了最鼎盛的时候,天气非常的炎热,同时酷暑多雨,人体容易侵入大量的暑湿之气,使得人们心烦意乱,没有精神,那么大暑节气如何养生?
大暑养生
01 睡眠宁心
夏天要有充足的睡眠,“热天睡好觉,胜吃西洋参”。睡眠好,心情好,有利于心神的宁静。所以应该在作息上符合当季需要,如晚睡早起,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而相对不足的睡眠则可以用午休做适当补偿。
02 常笑放心
笑是夏天养生的良药。“笑一笑,十年少”,不无道理。笑是精神愉悦的一种标志,夏季气候闷热,易使血压升高,心烦意乱,这时若能笑口常开,就能改善情绪,从而协调人体各脏器的功能。
03 饮茶安心
夏季天热容易出汗,尤其大暑时节达到一年最热的时候。而中医向来视汗为“心之液”,出汗过多自然易消耗心脏阴液。
用金银花、金莲花、百合花这三种花一起泡茶喝,可以清心火、清热解毒,是夏季非常简单且实用的养心茶。
04 喝粥健心
喝粥养生是大暑时节比较好的选择。粥能补益阴液,生发胃津,健脾胃,补虚损,最宜养人。
典型的“度暑粥”可以选择绿豆百合粥、西瓜翠衣粥、薏米小豆粥,可以放一些山药、茯苓等药材,祛湿效果会更好。
高温防暑
01 运动以低强度为主
大暑的时候正好是在“三伏天”,天气炎热,不要长期躲在空调屋内,可在早晚进行一些运动,帮助身体把湿气散发出来。因此,可在早晚温度稍低时进行一些低强度的运动项目,如散步、快步走、游泳等。
运动过后要及时补充水分,要避免大量吃冷饮,容易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可以选择温开水、酸梅汤、淡盐水。
02 午后少出门
大暑时节天气往往闷热、潮湿,很容易中暑,因此大暑要避开 “午后出门”。如果一定要出门,不要长时间暴露在太阳底下。出门时,请大家务必做好防晒措施,如穿宽松的浅色棉质衣物、打上防紫外线的伞、戴遮阳帽、涂抹防晒霜等。
另外,在如此炎热的时节,注意饮食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不然会导致自己的身体健康受到损伤。
1、大暑时节非常适合出汗,任其微微出汗(不可长时间吹空调,导致寒气闭塞毛孔,也不可大汗,易耗心阴)。
2、艾灸,以脐下腧穴为主,中脘、关元、足三里(夏天艾灸重在排寒,冬天艾灸重在温阳)。
3、贴敷,冬病夏治三伏贴(可选贴穴位:大椎、风门、肺俞、天突等),以达到冬病夏治疗。有条件的话,可以到医院进行三伏贴。
4、上午适当食生姜或其他温性食品(个人体质不同,食用量请咨询医生);晚上热水泡脚,大椎搓到发热。
大暑食方
炝拌什锦
材料:豆腐1块,嫩豆角50克,西红柿50克,木耳15克
做法:将豆腐、豆角、西红柿、木耳均切成丁。锅内加水烧开,将豆腐、豆角、西红柿、木耳分别焯透(西红柿略烫即可),捞出淋干水分,装盘备用。炒锅烧热,入植物油,把花椒下锅,炝出香味,再将盐、西红柿、味精同入锅内,搅拌均匀,倒在烫过的豆腐、豆角、木耳上,淋上香油搅匀即可。
功效:生津止渴,健脾清暑,解毒化湿。
荷叶薄荷粥
材料:鲜荷叶1张,薄荷30克,粳米100克。
做法:将荷叶洗净、切碎,薄荷洗净,两物加适量清水用中火煮后取汁,倒入粳米煮粥,然后加冰糖,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消暑、疏风散热、清利咽喉。
编辑 | 弘宣中心
文字 | 整理自网络
摄影 | 慈善会义工阿磬
文章仅作分享,版权归原作者
官方网站:www.sscycs.cn
微信公众号:
厦门石室禅院(xmhcsscy)
厦门市石室禅院慈善会(xmsscycs)
石室禅院慈善会:0592-6512152、5817737
石室禅院服务处:0592-6513263、6088000
地址:厦门市海沧区阳顺路8号石室禅院 邮编:36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