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宋.陆游《立夏》-
2022年5月5日,迎来立夏,这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夏天正式开始。
古籍中说:“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
立夏之后,气温开始升高,炎热降临,雷雨增多,昆虫愈发活跃,植物开始迅猛生长。人的阳气开始逐渐旺盛,新陈代谢也开始增强。
对应立夏之后的气候变化,我们在生活中也应做出相应调整。
《素问·脏气法时论篇》:“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心为阳脏,主阳气。心脏的阳气能推动血液循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夏天新陈代谢增强,心脏负荷增加,所以说立夏养心尤为重要。
01 护心强心吃坚果
腰果、杏仁、山核桃和花生等坚果,都有助于保护心脏。
特别是腰果中含有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以软化血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同时,腰果具有补脑、补肾、健脾的功效。腰果中含有的油脂,还可以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
02 开胃消食吃莴苣
夏季阳气盛于外,阴气居于内,很多人容易“苦夏”,食欲不振,脾胃虚弱。所以夏季可以多吃水果蔬菜,开胃的同时还能补充维生素。
莴苣是易得的家常菜,它富含维生素,通经络,利五脏,而且,莴苣中钾含量高,能够减少心房压力,对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好处。此外,它还能助人睡眠。
莴苣入口爽脆,用于凉拌,可以增加食欲。
03 平肝去火食苦瓜
夏天气温炎热,人的情绪容易波动,常会烦躁易怒。人体肝功能的活动也逐渐活跃,容易上“火”容易引起情绪波动。
适当进食“苦”味食材可清热解毒、平肝“去火”,这其中最佳的苦味食材首推苦瓜。
04 养阳解乏食生姜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姜性温,属于阳性药物。立夏吃姜有助人体阳气生发,符合中医“春夏养阳”的观点。
姜可解表祛寒、化痰止咳、健脾暖胃。研究表明,立夏后吃姜可缓解酷暑带来的疲乏、厌食失眠等症状。
01 晚睡早起,保证午休
夏季白昼长,夜晚短,可以晚睡早起,适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
但是不能太晚,不要超过晚上十一点。
早上的起床时间也要比在春天时稍早一点,5-6点起床为宜。
中午适当小睡,让大脑和身体能得到休息,但午休时间不宜过长,不要超过一个小时,午休后也不要立刻起床,最好静卧10分钟。
02 运动慢节奏,注意补水
立夏以后,年纪比较大的人应该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慢节奏的有氧运动。年轻人也不宜过度运动。
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们容易出汗,如果此时再剧烈运动,容易造成机体缺水。所以夏季运动更适宜选择晨练。
同时,可以在运动的时候,多备一些绿茶、绿豆汤,生津止渴,降温补水。
03 戒躁制怒,养心安神
立夏之后,人们情绪可能会随着气温的上升变得烦躁,情绪波动较大。生气易怒最容易给心脑血管带来损伤,因而夏季要戒躁戒怒,保持心态平和。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保持淡泊宁静的心境,避免心火内生,对夏季养生极为重要。
特别是中老年人,每到夏季因发火生气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
所以,立夏时节可多做些偏“静”的事情,比如练字、下棋、钓鱼、养花、静坐等等,调节精神,保持心情舒畅。而信佛的居士们也可以修习药师禅定等来令自己清心静气。
夏季开启,愿大家一起来打好身体基础,迎接即将到来的酷暑。
编辑 | 弘宣中心
摄影 | 净宽
文字 | 网络资料综合整理
官方网站:www.sscycs.cn
微信公众号:
厦门石室禅院(xmhcsscy)
厦门市石室禅院慈善会(xmsscycs)
石室禅院慈善会:0592-6512152、5817737
石室禅院服务处:0592-6513263、6088000
地址:厦门市海沧区阳顺路8号石室禅院 邮编:36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