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海沧区佛协石室禅院慈善会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石室蓝天救援中心海沧真寂寺宁海福泉寺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闽(2022)0000005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资讯报道

石室分享 | 中国四大高僧,居然是这样积累福报的!
2021-05-13 16:11:14
图片

常言道“命中有福要惜福,命中福薄要改运”。因果通三世,今生有福之人,是前生修下的善业,招感到今生的乐果,享受福报。

有福而不知珍惜,奢侈挥霍,极尽享受之能事,就像银行存款,只取不存,很快的把福报享完了,未来只有受苦了。

实际上,惜福并不只是某个高僧大德的个人主张,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佛道儒都强调“惜福”的重要性,尤其佛家讲得非常具体,所谓:惜福者受福,不惜福者受祸,这是必然的因果。

我们该如何惜福呢?来看看虚云老和尚、印光法师、弘一法师、宣化上人四位高僧的日常践行。

1

虚云老和尚惜福事迹

虚云老和尚平时吃的稀饭和菜,都是从大寮里打的,跟大众师父们吃的一样。

有一次,宗教事务处处长张先生,到山上来探望老和尚。老和尚让人加了几道菜,请他吃午饭。张处长是个在家人,当他在吃饭时,掉了好几粒米饭在桌子上,老和尚看见了也不说话。

等吃完饭后,他才一粒粒地把那些掉在桌子上的米饭捡起来,放进口里吃下去。使得那位张处长面红耳赤,很不自在。

他一再劝老和尚说:“老和尚,那些米饭已经掉桌子上,不能吃了。”

老和尚说:“不要紧啊!这些都是粮食,一粒也不能糟塌的。”

处长又说:“您老人家的生活要改善一下啊!”

老和尚答:“就是这样,我已经很好了。”

老和尚时常开示:“修慧必须明理,修福莫如惜福。”其实“造福莫如惜福”,那就是要自己珍惜生活上的一切福德因缘。

犹如你过去做生意赚了钱,存放在银行里。如果现在不勤奋工作赚钱,只顾享受,把银行的储蓄全部花光了,那么再下去便要负债了。

古德说:“道高龙虎敬,德重鬼神钦。”是真实不虚的。老和尚在云居山,不但时常上堂为大众师父讲开示,更在种种生活细节中以实际行动来以身作则,教育大众。

2

印光法师惜福事迹
图片

印光法师一生,于惜福一事最为注意,衣、食、住等,极其简单。

印光法师早饭是吃一碗粥,吃完后,再把开水倒在碗里,然后再把开水喝下去,怕残留饭粒在碗里面。午饭是一碗饭,一碗菜,吃完后,会和早饭一样,用开水倒碗里,再喝下去。

如果印光法师看到有人吃完饭后,碗里面还剩有饭粒,会大声说:“你有多大的福气啊,竟然如此的糟踏”。

3

弘一法师惜福事迹
图片

弘一法师是当代著名的律宗大师,有一年在厦门南普陀寺给出家人作开示时,劝他们“发大心”,以各人自己的福气,“布施一切众生,共同享受,那更好了。”

弘一法师认为,我们纵有福气,也要加以爱惜,切不可把它浪费。为什么呢?“末法时代,人的福气是很微薄的,若不爱惜,将这很薄的福享尽了,就要受莫大的痛苦,古人所说‘乐极生悲’,就是这意思啊!”

弘一法师小时候,看见父亲请人写了一副大对联,记录清朝刘文定公的句子,高高地挂在大厅的抱柱上。

上联是,“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缘惜福”。他哥哥时常教他念这句子,念熟了,以后凡穿衣或饮食,都十分注意,就是一粒米饭,也不敢随意浪费。

弘一法师的母亲也常常教他,身上所穿的衣服要时时小心,不可损坏或污染。

他母亲和哥哥怕他不爱惜衣食,损失福报以致短命而死,所以常常这样叮嘱着他。

弘一法师五岁没了父亲。七岁练习写字,拿整张的纸瞎写。他母亲看到,正颜厉色地说:“孩子,你要知道呀,你父亲在世时,莫说这样整张的纸不肯糟蹋,就连寸把长的纸条,也不肯随便丢掉!”

弘一法师所受的家庭教育,深深地印在他脑里,后来年纪大了,也没有一时不爱惜衣食。出家以后,一直还保守着爱惜衣食的习惯。

4

宣化上人惜福事迹
图片

有三个青年比丘来万佛城挂单,因为当时万佛城大斋堂吃的菜多半都是超市清理出去质量比较差的菜,在食用时只要不是烂的菜叶子、菜帮子都不会扔掉。

一天中午,用斋后大众准备离去,三位比丘忽见宣公上人来到面前,急忙合十施礼。

上人满面含笑,用眼光看着他们用过的餐盘中有剩菜叶,问道:“菜不好吃吗?”

其中一位比丘回答:“菜叶太硬了。”

上人听后笑眯眯地用手捏起剩菜叶放进自己的口中,嚼了嚼咽了下去,笑着说:“我还可以。”

三位比丘和周围的弟子都惊讶地瞪大了眼睛盯看上人,上人又把另两个盘中剩的菜全放进口中嚼着咽了下去,然后说了句:“能吃的就不要浪费。”

对于餐巾纸的使用,上人使用时先从边缘开始,然后将用过的部位叠起来,下次使用时从叠起的地方使用,然后再叠起来使用,直到用完。有时一张纸用两天也是有的。

问上人为何要这么节省时,上人说自己没有那么大的福报,不敢浪费。

《法句经》中讲:“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所以,中国文化是让人去做的,不是让人去背的;佛法不是用来背的,是用来做的,不要轻视小善。

例如:捡垃圾、把饭吃干净……不要以为这些小事没有什么福气可言。“水滴虽微”,虽然一滴水很小,“渐盈大器”,即使这个容器很大,但通过时间的积累总会滴满。所有不积小善的人是没有未来的。

“莫轻小恶,以为无殃。”不要以为小小的恶就没有灾难、麻烦,“凡罪充满,从小积成。”一个人罪大恶极也是从小累积而成的。

今天有一点福是曾经播种来的,不是凭空想来的,所以要多修福修慧。“修福”就是多做小事,“修慧”就是深入经藏。

(文章源自网络,仅供交流)

官方网站:www.sscycs.cn
微信公众号:
厦门石室禅院(xmhcsscy)
厦门市石室禅院慈善会(xmsscycs)

石室禅院慈善会:0592-6512152、5817737
石室禅院服务处:0592-6513263、6088000

地址:厦门市海沧区阳顺路8号石室禅院 邮编:361028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阳顺路8号
佛事咨询:道顺法师:13806042569
     瑞文法师:13616030305
寺务咨询:净宣法师:13205923330
琉璃宝塔:净院法师:13235005228
进塔服务:0592-6088000
会员服务:0592-6512152、5817737
义工之家:吕净文:13906003507
     陈净盈:18046288992
关闭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