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善会二十周年纪念刊 -
大爱前行 久久为善
◎ 文 | 姝羽
2020年8月17日上午,甘肃省临夏市城南街道的会场里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厦门市石室禅院慈善会与甘肃临夏州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签订捐赠协议书,捐赠30万元建成甘肃首个公益心理服务机构:临夏州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厦门市石室禅院慈善会会长、厦门市石室书院院长忠明法师也从临夏州领导手中接过“情系民生事业 奉献诚挚爱心”牌匾。
这是石室禅院慈善会众多扶贫捐赠中再普通不过的一次。
1998年,已经住持石室禅院一年多的忠明法师面对着跪拜在佛像前那一个个无助孤单的身影和那一双双含泪期盼的眼睛,他的心深深震颤着,一个想法在脑海翻腾、发酵——怎么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又该怎样让更多有善心的人有机会行善?2000年元旦,因缘成熟,厦门市石室禅院慈善小组(同年6月,经厦门市杏林区统战部正式同意更名为厦门市石室禅院慈善功德会)伴随着新世纪钟声的敲响应运而生,从此开启了石室禅院济贫助困、普惠济世的新篇章。
20年来,从连续6年的春运期间火车站寒夜送温暖、收集衣物济贫寒等关爱行动,到资助贫困学生、贫困家庭、重疾病患、资助灾区等慈善行动;从深入学校、社区举行中国传统文化导读推广及竞赛活动,到如今创立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举办海峡两岸人文学论坛、佛医论坛、文化节等慈善文化活动;从收集旧电池、组织海边捡碎玻璃到金门海域放生、“学雷锋·践行动”等生态环保活动;从药师专修法会、“慈善和佛教”系列讲座到参与承办厦门市首届公民道德行公益论坛等心理疏导活动,石室禅院慈善会一直与时俱进,敏锐地将目光聚焦在民生需求,以困难群众最迫切最需要的利益为中心,开设了精准扶贫、大病救助、关爱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和残疾人士、援助灾区、支教助学、环保公益等数十个慈善项目,这些项目的设立丰富而多元,实现传统慈善项目与现代公益的相结合,救助从一般帮扶向重点救助、精准救助转变,从单纯物质救助向物质救助与精神慰藉相结合转变。特别是主动为政府排忧解难,在2008年普洱地震、2010年玉树地震及西南旱灾、2012年云南彝良地震、2013年的四川雅安及甘肃定西、滇川交界地震、2014年的云南鲁甸地震,慈善会都第一时间募集善款、药品、衣物、食品等发往灾区;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更是派遣20名义工前往救灾并捐赠240万物资及捐款。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慈善会多举措支援抗疫,第一时间在公众号平台发起社会募捐,募集到善款65万元全部用于疫情防控;派遣支持慈善会义工康有国医生带着本会捐赠的抗疫物资并带领中医义工团队前往随县与武汉参加一线抗疫;在社区开展免费赠防疫中药茶活动,志愿服务时数6984小时,服务市民45000人次;携手爱心企业厦门老作坊食品公司慰问疫情防控厦门各大医院一线的医护工作者、民警、社区工作者、环卫工人,为他们送去价值30多万元的馅饼和3万多元的红茶。
20年来,慈善会的社会救助范围不断扩展,救助规模也不断扩大,足迹遍布陕西、四川、河南、河北、湖北、广西、东北、云南、青海、甘肃、西藏等全国多个省份及省内其他地市,使得不少人无惧于寒冷的冬夜,使得不少孩子能枕着书香入眠,使得不少家庭不再为钱款而贻误病情,更使无数人的焦虑得到抚慰。据统计,20年来,慈善会累计募捐募集善款与物资约五千多万元,帮助与慰问惠及全国与海内外约三百万人次。
人们常说:做公益贵在坚持,一天、两天并不难,难的是长久坚持。83岁的邱惠珍居士就是持之以恒的那一个。她是慈善会成立之初的第一批慈善义工,20年来,她把所有的闲暇时间都投入到慈善会的公益项目里来,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也收获快乐。在慈善会的大家庭里还有不少企业家,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不忘回馈社会,通过慈善行为,履行社会责任,追求有益社会的更高价值目标,厦门勤贤工贸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员。自2012年起,勤贤工贸公司在每年春节、端午、中秋期间捐赠上千份油、米,用于慰问贫困家庭。像邱惠珍和勤贤工贸苏学贤这样的会员在慈善会中不乏其人,有的会员主动报名参加,有的会员是在接受慈善会的帮助之后,心怀感恩,毅然投身慈善事业;有的会员通过媒体宣传或是受身边义工的义举影响、感化而加入慈善义工队伍。他们不图名利,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以各自的方式和特长执着坚守,任劳任怨,默默奉献。20年来,慈善会的队伍逐渐发展壮大,会员从成立之初的二三十名发展到如今的两万多名,慈善会定期举办义工培训和讲座,义工的服务技能和能力也在朝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同时,慈善会也积极加强自身建设,强化信息公开,定期公布功德芳名和善款去向,建立慈善会公信力。
感恩、净心、惜福,是石室禅院慈善会的理念;效仿佛陀慈悲、弘扬药师精神,是石室禅院慈善会的宗旨。慈善会的标志是两只手紧握,构成一个心形。忠明法师认为,厦门市石室禅院慈善会为慈善组织,需要众善士合心协力,共襄善举。在我们帮助别人的同时,也要感谢别人给我们培福机会,所以用一只资助者的手与被资助者的手握起一颗红心,依托佛教常用标志莲花,及石室禅院药师佛道场之药师琉璃光如来的慈悲济世之精神,以琉璃光为加持,用海洋波浪一样的蓝色莲花作底,比喻行善济世是为了修证实践药师法门。在忠明法师慈善理念的倡导下,石室禅院慈善文化精神渐渐成形,并不断地释放能量,不少人们的慈善意识被唤醒,越来越多的民间慈善力量在慈善会得以凝聚。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一切又出于忠明法师的意料之外。20年前,当忠明法师将兴慈扬善的理念如种子一样不经意地播洒时,他肯定没有料到石室禅院的慈善事业会如此迅速地发展。这颗种子破土而出,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慈善大环境兴起的阳光雨露下,从纤弱娇嫩的幼苗成长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在这棵树下,许多贫苦和不幸的人得以荫庇,爱心人士的善举得以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爱心的一次次扩散和接力间,一股股暖流脉脉流淌,滋润着人们的心灵。
弹指一挥间,慈善会历经二十载,历史又将掀开了新的一页。石室禅院的慈善事业再一次立于新的起点,相信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慈善会这棵大树能够发展成为一片郁郁森林;石室禅院的慈善之光也会照亮更多人的人生之路!
官方网站:www.sscycs.cn
微信公众号:
厦门石室禅院(xmhcsscy)
厦门市石室禅院慈善会(xmsscycs)
石室禅院慈善会:0592-6512152、5817737
石室禅院服务处:0592-6513263、6088000
地址:厦门市海沧区阳顺路8号石室禅院 邮编:36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