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4日(丁酉年腊月初八),是释迦牟尼佛成道日,又称成道会、成道节,民间又叫做腊八节。经论记载,佛陀成道之前,苦行经年,骨瘦如柴,后受牧羊女供养之乳糜,体力恢复,端坐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悟道成佛。石室禅院将隆重举行“释迦牟尼佛成道日斋天消灾法会”, 祈愿世界和平、国家昌盛、社会和谐、人民安乐。望十方檀越善信珍此殊缘,共襄盛举,同沐佛恩。当坛斋主,事业兴旺、平安吉祥;历代宗亲眷属永超叁涂,蒙佛接引,往生净域。
法会时间安排:
06:00 供天
09:00 千佛消灾法会
10:30 上大供
11:00 祈福、回向
11:30 施腊八粥
13:00 授三皈五戒
皈依者请于当日11:00前至会员接待中心登记,
咨询电话:林净喜居士,0592-6512152、5817737;
15:00 放蒙山施食
放生
诚望广大善信,四众弟子,跃然莅临盛会,供粥功德随喜,勿失此至善之机缘,培福修慧!
腊八与佛陀成道日
据传,佛陀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每日仅食一麻一米,曾欲弃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罢盘腿坐于菩提树下,于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为了纪念而始兴“佛成道节”。中国信徒出自虔诚,遂与“腊日”融合,方成“腊八节”,并同样举行隆重的仪礼活动。
“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腊八粥与养生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杜金行表示,腊八是指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俗称腊月)的第八天,腊八节在中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是冬季的主气,易伤人体阳气,这一阶段养生的关键是“养肾防寒”。在寒冷的冬季,吃清淡的汤粥,可滋润胃气,生津滑喉。美食达人食尚小米表示,在腊八这一天喝腊八粥、做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
腊八粥的原料 (图片来源:资料)
腊八粥的做法
腊八粥在古时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多。南宋人周密著《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至今我国江南、东北、西北广大地区人民仍保留着吃腊八粥的习俗,广东地区已不多见。所用材料各有不同,多用糯米、红豆、枣子、栗子、花生、白果、莲子、百合等煮成甜粥。也有加入桂圆、龙眼肉、蜜饯等同煮的。冬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口有营养,确实能增福增寿。
如何自制腊八粥:
1,大米、香菇清水淘洗,红豆、莲子提前浸泡。
2,水开后,将大米、红豆、莲子一次放入锅内,改小火文煮,加入香菇、青豆。
3,粥煮7成熟时,用汤勺不停搅拌以免糊底。煮至米粒开花即可。
法会预告:
1月24日年尾释迦佛成道斋天消灾法会(有皈依)
1月31日(农历十五)全年药师消灾法会总回向
2月11日(农历廿六)药师密坛谢太岁消灾总回向
2月15日除夕夜四大节日超度总回向
2月15日除夕夜零点撞钟法会
2月16日弥勒菩萨圣诞法会
2月16至2月27日拜万佛宝忏
2月20至22日狗、龙、鸡、兔本命年消灾法会(俗称安太岁)
2月24日帝释天圣诞供天法会(俗称拜天公)
2月27日年头祈福斋天万佛法会(有皈依)
官方网站:www.sscycs.cn
微信公众号:
厦门石室禅院(xmhcsscy)
厦门市石室禅院慈善会(xmsscycs)
石室禅院慈善会:0592-6512152、5817737
石室禅院服务处:0592-6513263、6088000
地址:厦门市海沧区阳顺路8号石室禅院 邮编:361028